Why do you still work in the hospital? 為什麼還做醫院營養師?

last updated on 5 February 2021

回國之後,不少學成歸國的人,問這個問題;而畢業的學生們也開始出來找工作也成請教我;連廠商也特別來看我是不是回來醫院工作。

「為什麼還在醫院工作?」(認為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同時被中醫師奉命停下腳步,多放鬆,這陣子就好。不如就趁連假前緩下來,回顧一下自己八年臨床營養師人生。恩,的確,現在世風吹起,營養師有更多選擇了,為什麼仍在醫院做營養師?

今天就先不談國外營養師或者evidence-based數據了,來談談經驗,個人故事。

能重新選擇的話 營養師的面向不像本來預想的這麼狹隘。將營養相關粗略分為這四類:食品產業、保健營養、臨床營養以及公共衛生政策等。例如在英國投不同學校的時候英國營養不同學校的系名,雖是營養,但內容以及教學導向大相徑庭。培養出來的人才,思考方向會完全不一樣…

所以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開始,你可能會選什麼樣的工作。或者,選什麼樣的工作,容易成為什麼樣的人。不信你看無間道…

這要從小時候的故事說起

從小常跑醫院以及注重健康,的確當時醫生叫我吃什麼我吃什麼,好像神丹一樣(死馬當活馬醫),難吃的要死的蔬菜汁、每天喝300ml,仍是沒有起色的生化數值,醫生給了媽媽一個專業(但不明確)的答案,我覺得很困惑。

「喝這三個月的卡阿草怎麼沒有用呢?」

小時候十八般武藝都要會,要能動能靜、能文能武,有什麼比賽就去拿獎回來,有什麼職位就去當…但漸漸看在媽媽眼裡,自從發現只要壓力大(就算自己覺得不會),生化數值就會差,家庭教育變從「小時候想將女兒培養成全才」轉變到「不讓這個女兒壓力太大」。

一次數值低時,醫生開了類固醇給我。現在看看照片,笑自己真的是「水牛肩及月亮臉」。小學嘛,不懂吃的藥會從「本來漂漂亮亮的跳芭蕾舞女孩」,會變成「班上同學取笑的對象」…也許當時家長有去溝通,但就是在那之後便放棄學跳舞了。

不論是食療或者找醫生,始終沒有太大的變化,讓阿嬤急得去求成人醫院的醫生:那天,一直等到醫生下診,綠綠黑黑的走廊,不像兒童醫院明亮……。等了好久,醫生看到我們,馬上婉拒頭也不回的走。當時不懂為什麼醫生要這樣對待我外婆?為什麼不好好回答她的問題?那畫面有點模糊。

到底是什麼影響著我們的選擇

回想起來,求學階段一直被這些健康的問題忽大忽小的影響著人生。

不斷花錢找新療法、國考時身體不適、研究所壓力健康出現了問題、實習時體檢異常深怕同學誤會的心理壓力、求職階段也被誤會受挫、醫院工作體檢異常等

經熟識醫生朋友建議,懷疑是一個罕見的疾病名稱,他寫了個小紙條給我,請我給醫生看,門診醫師便幫我加測其他檢驗數據。還好,結果出來排除了他預想的自體免疫疾病。

似乎有些事本來就沒有答案方法的,而是要找到方法跟他共存的,而找到跟他共存的方法有很多種。

就算是現在任職醫院,對醫院的觀感也一直改變:從前以為醫院是反感且是令人沮喪的地方,到現在在醫院上班也認為很正常似乎心中有一個使命感。

在幾次正視問題,詢問不同職類的同事,有意無意間的討論,在醫院不斷幾次的討論、專業人員個案討論上,漸漸地熟悉…

人總是會有缺陷(完美只是擺上filter)

回想小時候,那真的是天崩地裂,像是擺脫不了的夢厭,一直在求學、求職影響著我,現在看來是庸人自擾,但也是這些歷程影響著我的選擇。

要學會做網紅的醫事人員

「怎麼沒人說無知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看到錯誤的訊息在網路上推廣,當時營養師是這麼的氣憤…

營養師前些日子受到不少的營養專家以及生機飲食專家「搶飯碗」,開始自我檢討,導向了原來營養師少了自我推廣(譁眾取寵)的功力。

看看現在的營養師的轉變,大概是專業的醫事人員中最會做網紅的人了(搜尋一下Instagram #其他職類的人數,與#營養師的人數的比例)

就算是醫院的營養師,一些醫院也會將營養師任命為行銷大使(譁眾取寵)來做為醫院推廣手段。也包括醫師,像現在COVID-19一直在電視上宣導:

「這些醫生喔…都是趁現在出名的啦…」經過大廳門診時聽到一位大伯這麼說電視上的衛教廣告。

行銷大使的重要如同正確的醫學知識訊息由醫事人員傳達,在這之間的拿捏,是不是相對會讓人忽略(誤會)在醫院的臨床專業呢?

使命感該放一邊?

不確定這與小時候經歷有無關係、或者在醫院看到一些故事,總認為人生在倒數了(實際上人生的確在倒數了)。

想多做一點事、多開點眼界、多感動一些人、多學習成為有用的人、傳達有用的資訊。

在一個地方待久了走遠了看廣了,難免看到一些窒礙難行之處,改變的力量不夠,影響的頻率不多。

但也許影響一個人,這就夠了!

進到醫院的營養師,能做什麼?

在醫院,營養師做著同時「預防」跟「治療」的工作,傳達著正確資訊小紙條給健康、亞健康以及malnutrition的人。工作內容有些是即將出院的評估、有些是加護病房的急症營養診斷,當然也有一些行政上採購業務等等。

「…很謝謝當時您照顧爸爸…。」「給的建議很符合媽媽想要的!我媽以前也很愛吃這些食物。」營養師在一個地方做久了,會發現有些病人會回來謝謝你。「醫院的東西都不好吃/太油/太無味。」當然也有些抱怨。

在醫院還有另一個層面是,會鼓勵到後輩,也會被前輩鼓勵。醫院是一個看似不流動的體系,但是不斷傳承台灣營養文化的地方。

曾經一位資深營養師面試後,還建議我因此別在醫院工作;甚至另一位資深營養師說是不是你小時候留下太多病歷所以無法進醫院工作。

現在聽起來好笑,但當時我相當徬徨,前輩們的一句話,以為影響了職涯一輩子。當時心裡面著:「啊…又是健康的問題影響著…。」但後來,成功到其他醫院工作了。

之後在CDE實習的階段,被營養部主任鼓勵,她活潑親民的個性,讓我看到了榜樣role model。「老師鼓勵你出國!」甚至評鑑當天在院長前面說這麼一句。

一句話,影響人一輩子。

不過,不管是好話壞話,現在看來,都是進步的動機。雖然上面提到起初在醫院端不是很順利,但其實這不成問題,顯然已在台灣十間英國二間等不同醫院分別實習與任職的經驗。

一句話,影響人一輩子,在醫院的每句話對病人,需謹言慎行。

醫院的營養師對病人的責任,似乎相對「營養專家」「生機飲食專家」負擔更重、規範更多。以一維生素C舉例,就會有很大的差別:

不單單只說「一顆抵 26 顆檸檬的維他命C /維生素C增加免疫力!」而是「成年女性建議每天攝取vitC 100mg,可以由每天吃一顆芭樂(165mg)中攝取/可以吃您手邊有的營養品(請病人拿來給我們看)…切記不需攝取過多,因為研究顯示,一旦攝取量超過1000毫克,吸收率剩5成…」

不過回過頭,以病人的角度來說,換做是你,「仙丹」跟「處方」你是追求哪一個呢?


相關文章 Post

營養設計-Service

其他問題Contact


英美雙國際學者 (英國Chevening 國際優秀學者 及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Berkeley分校訪問學者BTB);擁有台灣/英國 雙營養師證照 以及 台灣/英國 雙醫學碩士 曾至34個國家旅遊,持續增加中。旨在用世界觀、實證醫學推廣永續營養飲食,創立營養專科
Website https://arie.cc
Posts created 62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