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on 5 February 2021
分享一日案例,讓對於暫時低潮而沮喪的人,千萬不要放棄治療……也不要放棄自己,「態度,決定一切」、「人定勝天」等這種積極成功的案例還是很多,方法還有很多種。
這一天,遇到了四位病人,都是因為糖尿病的原因,來到了營養門診(以下因為病人隱私,已稍加修飾)
一位近九十歲慢性病腎臟奶奶與營養師的門診日常
奶奶看起來精神很好,他在飲食控制上已經先搜尋了一陣子,不論是書籍以及雜誌的都搜尋過,但到底幾份怎麼算?有些寫手掌、有寫先克數,每本書寫不全相同,所以他來了營養門診:
「營養師,腎臟病好多年了,都控制的不錯…」看了一下電腦上的生化數值,發現幾年下來都蠻穩定的
「但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了這個糖尿病…」奶奶已經九十幾歲,現在才有糖尿病,我覺得已經蠻厲害的啊,上周一個才三十幾歲…
接下來24小時回憶法分析了奶奶的飲食:九十幾歲的奶奶生活規律、且自律…重點是,24小時內吃過什麼奶奶清楚的很,很多年輕人自己吃過什麼也常常想不起來,(不然想一下,昨天中餐吃了什麼?)
「我每天都運動一小時,做這個運動…」接著示範動作,分享了運動地點、時間、長短、強度等等。
不禁想起我們家最強的女人—外婆,意志力堅強且不斷吸收新知:每日持之以恆去公園走一萬步、活潑開朗喜歡與人聊天、玩電腦新接龍、與孫子facetime…她常常說的豐功偉業之一是:「當年只有我一個女生考,考最高分,夠仔伯昏!」指的是汽車駕照。
在門診首次面對疾病的病人,通常不免情緒低落、或者抱怨一下醫護人員、或者否認自己需要來營養門診、認為營養師講太久了(單次超過20-30分鐘)等等。
這次,遇到這麼認真的病人反而愈教愈起勁,把慢性腎臟病該四周該上完的課程,一次跟他分享完畢…一般不會這麼做,避免給病人的壓力太大,「這樣吃不是人生是黑白的嗎?」而沮喪地拒絕改變(deny)
「我幫算完你每天吃的蛋白質,你現在做的很好耶…」after I double confirm and its perfect match.
奶奶放心的離開,三個月後,他再來我的門診。
一位六十多歲糖尿病媽媽與營養師的門診日常
「我吃的很不好,血糖很低,這次又住院了。我常常想是不是這樣走掉算了…。」不只是一位病人,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大家前陣子少跑醫院,反而原本血糖控制不錯的人,因為沒有拿藥、沒有慢性處方籤、沒有規律看醫生,血糖就上升,現在住院了…
「您不用擔心,我幫你找一下問題在那?看看飲食是否還需要改善的,說不定飲食方面你做的很好了呢,剩下的我們就其他方面著手(從運動、藥物來幫忙)…您是不是可以告訴我您大概吃什麼?…」
其實這位糖尿病媽媽有先生陪伴、有女兒的積極協助介入,但因為有一次低血糖的經驗之後,非常害怕低血糖發生。
回想著剛才看到護理日誌寫著:「半夜拿一包餅乾吃,說也說不聽,血糖又飆到三百多…」原來是因為害怕低血糖,而自備糖果、餅乾,稍有不適,就立即補充。
給予了他一些建議,也跟他溝通了分析原因,提供一些方法,需要配合的部分,希望他能了解…「趁現在住院,你可以認真的照這個方式做,出院前可以再找營養師一次…」
「我明天就要出院了,從xx跑到這裡,真的太遠了,我睡也睡不好…我跟我老公說 受不了,明天就要出院了…。」
所以一起也將手邊簡單的出院準備計劃,紀錄好,再三囑咐就算太遠不方便來我們這,記得量測完的紀錄提供給之前看診的診所。
我心想,這個問題是可解決(easy),而絕對不需惡性循環的(the highs and lows of this sugar cycle),希望他能真的認真面對或詢求協助。
一位五十幾歲的糖尿病大哥與營養師的門診日常
哥哥旁邊陪伴著家屬,感覺在意疾病的是家人,而不是哥哥病人本身…衛教完之後我問:「還有什麼想問營養師的嗎?」
首先你要願意改變自己,別人才會幫你
「那我還可以每天下午吃粉圓豆花嗎?」
一位四十幾歲的糖尿病大姐與營養師的門診日常
兒子旁邊陪伴著媽媽,這位大姐說了一口好的完美營養菜單,讓我百思不得其解時…
當然作弊的我也很難幫到你
回護理站後護理師:
「哪有!他怎麼可能只吃一千兩百大卡!他超級愛吃蛋糕的,他昨天……。」
一個人的個性、戰鬥力及生活態度不同,即使面對同一種疾病,這些慢性病未來病程發展大大不同,縱使年齡較大、先天家族史、或者其他問題……。」
分享給暫時低潮而沮喪的人,不要放棄治療……也不要放棄自己,「態度,決定一切」、「人定勝天」等這種積極成功的案例還是很多,方法還有很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