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個人政治不敏感,以及對於這個社會的關注大大少於個人職涯專業(肚子的餵不飽了還在管那些政黨政治),不是都文人雅士在交游、酬唱的嗎。講一件丟臉的事,有好一陣子之前,在營養辦公室我還記得問了資深學姊說:「台灣真的是一個國家嗎?」「不然,怎麼國際上一直要跟人家吵…」「中華民國如果會讓大家混淆,那為什麼不叫台灣呢?」
外國人眼中的台灣
有,有受過國小、國中、高中教育,只不過考完就忘了。一直到在跟別人練IELTS口說時,雅思題目很愛問一些國家啊、政策啊、福利啊、環保、旅遊等這種之前從來不認真care的議題,半強迫的學習發現自己的知識背景好狹隘。除了雅思哥(從此跟哥走,雅思必分手)的範例學到一些知識,接著是在練口說的同時,交到了一些外國朋友,他們在台灣了解到的台灣,跟我想的不太一樣。
對,我發現,他們比較了解台灣。
考雅思出國是起因,一開始都是為了讓自己預先熟悉外國環境。在台灣下班後就meet up 練口說,此類練口說聚會的性質不同,有些的確可以聊到深度一點的話題(Tom主辦的:如死刑的支持與否、是否支持動物園?),有些則是跟初乍台灣的外國人,問台灣那裡好玩啊?是個怎麼樣子特色的國家?怎麼安排行程?等等。「原來我們的特色是風景啊…」,我以為他們想去101、台北車站、shopping mall,頂多東區…。
台灣人眼中的台灣:台灣世大運時
世大運2017年台灣主辦時,去參加了英語志工,一方面在申請學校時發現這種志工性質的活動參與實在太重要了(國外很看重);另一方面當年出國前的準備,利用外語志工的安排,訓練自己跟多國的外國人交談。那時林口選手村是各國選手們住的社區,有好幾次的志工都是在醫護站裡,其實就協助檢測、幫美國醫生收案、陪選手聊天、招募選手來做檢測。終於一系列的醫護相關服務覺得疲乏了,因此開始嘗試其他類別。
其中安排了一段在選手村裡的運動相關的站務,在那裡,發現了各國高掛著自己的國家,選手們互相交換自己國家的徽章,但唯有台灣沒辦法掛著國旗,也沒有屬於自己國家的徽章…在當裡頭運動站的志工時:

「我們掛過,隔天就被要求拔下來了…」
「有啊,他還在頭上剃一個國旗的圖案…」
「我們也放過國歌啊,也是馬上被制止…」
再隔天走向選手村的餐廳方向,看到選手村外民視的大樓,就貼著

接著再走向隔壁的社區,社區貼著滿路的國旗:

「…我從來不知道台灣人這麼團結…。」在另一場的meetp up 讀書會這麼分享著,Jessie這時也快要出國了,她接話題分享著她同學出國帶國旗披在肩上…於是這群要出國的朋友,團購了台灣國旗,對,他有兩個size,我選擇大的,因為只差五十元。
英國人眼中的台灣
這面國旗,在到英國的當天,我先貼在我的宿舍,說好聽點是裝飾,其實他的功用是遮避牆上的凹洞以及污垢,which is very annoy. 說到這,一股乍到英國宿舍的回憶湧然而上…(英國篇分享link,還沒寫:( )

第一個發現的那面國旗的,是修宿舍水龍頭的技師…
‘what’s that flag meaning? ‘
‘it’s our national flag’
‘you must love your country’
其實純粹回答,是,就好了,然後接著說我國家的特色…但,從來不覺得自己愛自己的國家,說我愛我的國家讓我覺得太矯情…竟然展現了遲疑,甚至忘了當時是不是直接說nonono…
‘……… So, that’s Taiwan, not Thailand’ 後面再double check一下,讓他知道我正在介紹台灣